农机局 >新闻中心 >领导讲话
印亚琴局长在全市农机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7-08-11 字体:【 】  【关闭窗口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农机化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和全省农机化工作座谈会精神,回顾总结上半年农机化工作情况,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动员全市农机系统紧扣“争当苏北农机化发展排头兵”目标,抢抓机遇、奋勇争先,确保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刚才,各县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农机人敢于担当、创新争优的精气神,希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立足补短板,全力强富民,全市农机化在加快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

今年以来,全市农机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省农机局精心指导下,坚持创新引领、科技驱动、富民优先战略,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到6月底,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3%,继续保持苏北领先位置。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岳,市领导姚书记、蔡市长、张书记和肖市长先后调研视察三夏农机化生产并给予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江苏新时空先后报道我市农机化工作。我们先后承办全省四送下乡暨农机“3.15”现场活动、全省农机化质量工作会议和省农机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总结半年工作,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示范创建为主线,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全市农机化工作的重要中心工作,今年以来,各级农机部门突出示范创建,紧抓关键环节,多措并举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一是行政推动持续加力。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研究出台淮安市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方案》,争取市财政对粮食烘干、规模育秧等短板环节安排项目扶持。各县区也积极行动,切实将示范创建纳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全市已有六个县区先后以政府名义出台实施意见,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洪泽、金湖、涟水、淮阴等地还专门设立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基金。二是技术引导不断深化。针对创建工作短板,积极开展展示宣传、决策咨询、培训交流、专家巡诊等技术指导工作,先后组织召开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座谈会、送农机送科技送服务送政策四下乡、规模育秧现场会、高效植保演示会、秸秆还田培训等各类观摩、研讨、培训活动52场次,培训农民3500余人,为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技术支持。淮安、涟水等县区还组织技术骨干和农机合作社代表,到无锡、苏州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开展较好的地区学习取经、取长补短。三是示范创建层层推进。继洪泽区之后,金湖县被确立为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两个县区均明确了建设方案、技术路线和推进措施,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同时,我们还坚持把示范乡镇与示范村、示范区、示范合作社创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层层示范、整体推进的创建格局,进一步夯实示范创建的工作基础。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有32个乡镇开展示范创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55%

(二)坚持以富民优先为导向,做大做强重点领域产业规模。各地紧扣两聚一高目标,以富民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农机产业规模化发展,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17亿元。一是着力做强跨区作业经济。积极组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推动作业环节由传统的机收向机耕、机插、植保等方向发展,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全面拓展。上半年,全市参与跨区作业的农业机械达8000台次,实现作业收入4.1亿元。盱眙、洪泽等地积极组织党员志愿服务,助力农机跨区作业服务。二是着力提升育插秧产业服务水平。加快高速插秧机、育秧流水线等关键机具推广,首次将高速机发展列入年度目标,全市新增高速机762台、占插秧机总量的67%,推广育秧流水线98台套。大力提升规模育秧水平,全市建成5亩以上规模育秧基地1084个、总面积1.8万亩,规模化育秧比例达50%据统计,全市完成水稻机插秧346万亩,机插率达到83.2%,实现产业收入8.4亿元。金湖县高度重视育插秧关键机具发展,上半年新增高速机211台、育秧设备15台套。洪泽区以发展规模育秧为突破口,建成50亩以上工厂化育供秧基地12个,规模育秧水平达75.4%盱眙县以稻虾共作模式推进机插秧,仅此一项今年新增机插面积13万亩。三是着力增强粮食产地烘干能力。继续实施粮食机械化烘干三年发展计划,协调推进收储烘干与产地烘干融合发展,全市推广粮食烘干机械297台,建设区域性粮食产地烘干中心56个,新增批处理能力3900吨。盱眙县政府出台《盱眙县粮食烘干中心建设规划(2017—2018年)》,对全县烘干中心的总体规模、功能设计、点位布局进行规划。洪泽区对新建批处理60吨以上的烘干中心给予每个10万元的仓储设施补助。淮阴区整合涉农及扶贫资金,以村级为农服务中心为载体新建烘干中心18个,新增烘干机88台,实现粮食烘干机械化大发展、大跨越。

(三)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能,加快补齐全程全面发展短板。针对农机化发展的短板瓶颈,突出强化创新引领,全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一是加快农机产学研推融合发展。协助农业部南机所研发试验基地及南农大科研基地落户江苏清淮机械。组织海普达、汉德印刷、创翔植保等本土农机企业新机具参加第九届江苏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全省“四送”下乡和全市规模育秧现场会,推动产学研推更接地气。加速“智慧农机”发展,筹建全市智慧农机指挥调度中心,支持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先行先用,新增自动驾驶、北斗管理等“智慧农机”420台套。二是提升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技术合作交流,组织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考察观摩寿光菜博会、西安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协助清淮机械开展果园多功能复式作业机械研发。结合“101%”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协助江苏隆泰机械办理花生机械的试验鉴定,协调省电视台对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兰韵国风蝴蝶兰花展进行宣传推介,帮助海普达机械、汉德印刷等企业的新产品开展大田试验示范,致力扶持本土民营企业发展。到6月底,全市推广适合设施蔬菜、特色水产和规模畜禽养殖等五大重点领域特色农机2986台。三是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争取省级秸秆项目资金1.2亿元,加大大马力拖拉机、秸秆还田机等重点机具推广,严格执行低留茬、碎秸秆、匀抛洒、深还田技术路径,全面推广村级申报、乡级复核、第三方核查和县级抽查的四级核查机制,推进秸秆还田基础性制度建设。全市夏季还田面积410万亩、还田率90%省补资金直补种植户做法得到省局肯定四是突破高效植保发展瓶颈。积极组织作业观摩会、培训班,引导合作社开展多种类别的高效植保装备试验示范,全市新增无人机、高地隙等新型植保装备378台。同时,加强植保技术储备和服务模式探索,组织植保企业、技术专家工作研讨,支持创翔植保和世锦科技等本土企业开展专业植保、外包植保等多类型作业服务,全市累计建成千亩以上高效植保统防统治示范区35个。

(四)坚持以体系建设为根本,切实提升农机化发展保障能力。全市农机部门立足工作实际,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全面加快转型升级,着力增强农机化生产组织、管理和保障水平。一是坚持向上争取和规范实施“双强化”。积极组织农机化发展基础调研,精准开展向上争取,全市落实省级以上项目资金2.84亿元、市级项目资金1000万元。同时,注重加强农机化项目规范实施,严格规范项目执行工作流程,先后组织开展全市购机补贴绩效管理、专栏系统使用培训班和廉政风险防控专题会,邀请市纪委领导到会授课,多举措强化项目规范执行和风险管理。二是打造作业服务和生产经营“双主体”。坚持项目资金重点向双主体倾斜、学习培训重点对双主体安排,扶持建设双主体合作社机库及维修点27个,组织31双主体合作社理事长赴外地观摩学习,并依托双主体建成流转土地1000亩以上的四联农机合作社6个。目前,全市1014农机合作社(其中今年新增46双主体占据近1/3, 拥有商标品牌120,“银珠”、“圣玉”、“徐海”等品牌省内外有名。涟水庆丰农机合作社“硕丰”无公害大米不仅在上海设点销售,还成为我市淮钢等大型企业专供大米。三是提升安全发展和优质服务“双水平”。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扎实开展三个一致清查治理,联合公安、安监开展安全大检查、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等,全市农机三率水平达82%、落实农机综合险8213台。同时积极举办两优一免农机加油、青年志愿者免费实地检验等优质服务活动,进一步落实安全惠农便民措施,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四是促进队伍建设和发展环境“双优化”。深入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共开展5个工种33期初、中级工培训鉴定,累计完成奖补任务1481人。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创新,大力推行党组织+农机合作社建设模式,努力把党支部建在农机产业链上,搭建党建服务新平台,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同时,全力营造和谐共进发展环境,积极开展农机创业标兵典型宣传,市委姚书记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给予专题批示,《中国农机化导报》、江苏卫视、《淮安日报》多次宣传报道我市农机化工作。

二、瞄准重难点,加快促转型,全面完成农机化各项年度工作任务

成绩源于奋斗,拼搏成就梦想!回顾半年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坚决贯彻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市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农机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才能把握发展大势、争取工作主动;只有心无旁骛谋发展、敢于担当抓落实,才能打牢基础、厚植优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农机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面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研判分析明显不足,部分工作进展甚微,造成全市创建工作的被动和在苏北领先优势缩小。面对转型升级的新压力和突破常规的新要求,破解难题手段还不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产业支撑还不够有力,尤其是高效设施农业及高效植保机械化发展短板仍然十分突出,其发展水平、机具构成、服务能力、技术储备等关键核心的基础资料亟需建立与完善。面对农机化项目资金日渐严厉的监管要求,极少部分地区及同志压力面前不敢为、不作为,不去争项目、跑项目,导致本地区农机化发展停滞不前,农民怨气较大。这些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思考、积极应对,以强有力的举措予以化解。

“行百里者半九十”,下半年工作依然繁重艰巨,全市农机部门要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瞄准发展的重点难点,加快农机化转型升级,重点实施“两推三创三补四抓”。

(一)突出转型升级,重点推进“两项工程”。要切实把高效设施和绿色环保农机新装备、新技术推广应用作为中心工作强化推进,以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一是推进高效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要积极研究确定市县农机化项目支持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措施,大力推进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示范创建试点,不断加快农机化投入结构性调整步伐。要坚持以国家和省市农业科技园区、基地为抓手,制定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机具配备方案,推进智能化、精准化设施装备进园区、进基地,启动县区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观摩行动,实实在在推动每个县区建设一批可看可学可推广的示范园区。要加快实施市级智慧农机项目,积极探索北斗管理系统在农机管理、作业服务等领域推广应用,推进物联网在农业园区试验示范,争取市级农机产业园通过有关部门立项申请,着力提升智慧农机发展水平2017年,全市新增各类设施农业机械5000台套以上、新建市级特色农机示范基地7个。二是推进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工程。要稳步提升秸秆机械化还田利用水平,按照“夏季主攻还田,秋季突出利用”整体思路,大力推广大马力拖拉机、高性能秸秆打捆机等绿色环保农机装备,重点扶持淮阴区帮农合作社、盱眙县秸秆收储体系等秸秆利用示范项目,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利用率不低于75%。要积极探索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每个县区都要建立畜禽粪便机械化处理与利用技术试验示范点23个,全市逐步形成畜禽养殖、粪便处理、有机肥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要加快农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转化应用步伐,发展高性能、大马力、复合式新机具,支持稻虾共作、稻鸭共作等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新业态,探索扶贫项目+农机化发展新路径,多维度提升农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转化应用水平。

(二)突出典型引路,切实开展“三项创建”。各地要按照“点上建靓、线上建精、面上建强、整体提升”总体思路,积极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示范创建。一是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按照省农机局工作部署,洪泽区、金湖县要对照序时目标进度大力推进示范创建,洪泽区要以力争上游的姿态、确保较高水平创成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金湖县要打牢基础、推进示范创建平稳有序推进,盱眙、淮安、淮阴等县区要提前发力、积极做好新一轮示范创建资格申报。要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基础性工作推进,研究出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评价考核办法,组织示范乡镇、示范区、示范合作社创建,确保2017全市建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20个。二是开展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各县区要重视省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工作,将其作为对外展示窗口、对内学习平台抓好抓实。要严格按照依法运行规范、民主管理有效、基础设施配套等评比条件,扎实开展省级示范社申报登记,切实把符合申报要求、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合作社推荐上去,确保全市创成省级示范社22个。要推行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动态管理机制,采取县级监督检查、市级重点抽查的方式加强监测管理,对运行不规范、经营不诚信的,及时提请省局撤消称号。三是开展“平安农机”示范创建。全面启动平安农机示范市创建工作。涟水县要加大国家平安农机创建力度,逐项对照创建标准,强化部门协作联动,做实基础台账资料,确保高标准通过部省考评验收。同时,以平安农机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机综合保险,深入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拖拉机三率水平稳定在84%以上。

(三)突出全程全面,加快补齐“三大短板”。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时间紧、任务重、竞争激烈,各县区要以“在苏北率先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统揽,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一是巩固提升粮食种植机械化水平。要巩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成效,做好机插水稻大田管理、肥水运筹和防虫治病,总结推介机插秧技术推广的好经验、好典型,进一步研究加快水稻育插秧产业化的新路子、新方法。同时,要稳步提高小麦种植机械化水平,加大小麦机械化条播、施肥、镇压等多环节作业装备和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每个县区规划新建2-33000亩以上小麦机械化连片种植示范区、示范片,不断推进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二是重点实施粮食烘干能力提升工程。认真实施市级粮食烘干能力提升工程,各县区要按照全市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方案确定的计划进度,加大烘干产业支持力度,做好布局规划、机具选型、技术指导等跟踪服务,积极探索自我服务、有偿服务和收储服务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新路径,确保粮食烘干中心运行好、有效益,不断提升极端气候条件下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2017年,全市新建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80个、新增粮食烘干机械500台以上。三是坚持“三化”增强高效植保社会化服务能力。要推进专业化防治,加强农机农艺的协作融合,依托农机合作社及植保企业,大力发展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手推式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械,积极组织无人飞机植保试验示范及效用分析。要坚持市场化运作,积极建立由植保企业、农机合作社、公益植保机构共同参与的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高效植保专业服务队开展专业植保、外包植保等多类型的订单服务鼓励探索符合高效植保要求的不同运行模式。要注重典型化引导,开展高效植保专业服务示范评比,树立一批信誉良好、服务专业、能力较强的高效植保作业典型,打造一批高效植保专业服务的千亩示范片、万亩示范区。

(四)突出高效便民,积极抓好“四项工作”。各地要坚持以群众呼声为导向,大力推进民生共享行动,让更多的群众充分享受农机化发展带来的便捷与实惠。一是规范抓好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实施。要积极开展农机化项目“回头看”活动,对近三年农机化项目逐一过堂、查漏补缺、消除隐患。要充分利用网、报、台、栏“四级”宣传平台,全方位、高频次开展农机化惠农政策宣传,切实增强政策实施的透明公开。要严格执行项目管理规定,加快项目执行进度,积极开展与财政部门的联合检查和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第三方核查,确保项目、资金、干部“三个安全”。二是全面抓好“双秋”农机化服务。各地要精心组织双秋农机化生产,加强区域互助合作,建立互联互通机制,抓好机具、技术和服务保障,推广订单作业、托管服务和一条龙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服务方式,有力有序推进抢收抢种工作,确保全年组织跨区作业机具1.6万台次,实现跨区作业收入9亿元。三是重点抓好新型主体发展空间拓展。各地要在服务发展和品牌建设上下功夫,综合运用政策支持、项目扶持、分类指导等措施,塑造一批口碑好、影响广、有效益的农机合作品牌,培育一批规模大、机制活、服务好、能力强农机合作社,每个县(区)都要建设23个可看、可学典型四是严之又严抓好农机化队伍管理。要切实加强农机系统党的建设,常态化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合作社+党支部”建设模式,不断提高农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积极提升农机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坚持把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与社会化技术培训结合起来,努力完成农机培训1.5万人次、技能鉴定2100人以上。要大力开展五长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加强对不讲政治不守规矩不按程序的乱作为、数字注水项目虚报政绩浮夸的假作为、守摊子混日子怕担责的不作为、推磨式应付式拖拉式的慢作为等问题治理,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同志们,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已经全面开启,完成各项创建任务是我们向市委、市政府和广大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必须拿出百米冲刺的拼劲,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交上一份群众满意、社会认可的创建答卷。